一、如何处置借款时使用他人丢失身份证的情况
身份证掉了,被人拿去申请贷款,用户一定要先报警,然后再与贷款机构联系。由于用户的身份证已经丢失,而他人冒用用户的身份申请贷款,这时候不法分子以及贷款机构的审核部门应该来承担相对应的法律责任,用户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也就是说,身份证被冒用申请贷款,用户是不需要还款的。而让用户报警,就是为了证明用户的身份证已经丢失,且贷款不是用户本人申请的。有了派出所的证明,用户就可以提交证明材料给贷款机构,贷款机构收到证明以后,不得要求用户还款。而贷款机构拒绝帮用户澄清,则用户可以向法院去起诉。由于贷款一般要完成身份证验证、银行卡验证、手机号验证,只是身份证丢失是无法盗用身份申请贷款的。如果贷款申请成功,那么就是贷款机构审核不严格,这个责任由贷款机构来承担。
二、盗用别人身份信息贷款会坐牢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三、盗用别人身份信息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贷款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贷款是指作为贷款人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2.客观要件:贷款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贷款诈骗罪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至于行为人非法占有贷款的动机是为了挥霍享受,还是为了转移隐匿,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n(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n(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n(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n(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n(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