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房忙,买房防忽悠。20日,某商业开发小区业主向本报反映,他们与开发商存在不少纠纷,都是虚假宣传惹的祸。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市民在购房和投资商铺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有效规避风险。
今天上午,市民王先生反映,他被开发商的宣传忽悠了,买到的房子令他大失所望,广告中宣称的很多配套设施根本不存在。随后,记者来到该小区调查发现,路边或楼顶设有不少广告牌,不少市民乘坐“专车”来看房。记者看到开发商的一本宣传册将该楼盘描绘得美轮美奂。不少打算购房的市民表示,生怕今天不买,就错过了大好时机。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买房签订合同前,销售人员声称该楼使用性质属于商住一体,既可以居住,也可以作为写字间和商铺经营场所。但是,他从房产部门了解到,所谓的“商住”是商家炒作的概念,该楼其实只是单纯的住宅。
楼盘广告水分大,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记者从市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了解到,2007年度广告监测报告显示,房地产广告已经开始大量出现变相融资、升值和投资回报等虚假夸大内容,相关部门在加大审查力度的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广告宣传的内容,要谨慎、理智投资,以免自身蒙受经济损失。
工商人员介绍,近期投资商铺的广告逐渐增多,这类广告大多以投资商铺获取回报的形式出现,承诺最低回报百分比、银行担保等。市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提醒说,消费者购房或投资商铺时千万不要轻信广告宣传的内容,以免蒙受经济损失。
全文58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