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法院或仲裁机构作出撤销判决或者裁决。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合同撤销的条件和方式是怎样的
第一、在合同存在以下情况时,合同一方当事人可请求撤销合同:
在订立合同时产生重大误解、显示公平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请求撤销合同;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被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受害方有权请求撤销;在以上两种情况,一方当事人可请求撤销合同。
第二、撤销合同必须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请求,即合同一方主体打算撤销合同的,必须向法院起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经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审理后,由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裁决是否符合撤销条件,符合条件才能裁决撤销合同。
第三、撤销合同除了符合上述条件和方式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撤销合同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前述撤销情况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撤销权,请求撤销合同。否则即使符合上述条件,超过1年未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行使撤销权,合同主体将不再享有撤销权,无权请求撤销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全文82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