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搬迁和拆迁的区别
1、定义不同
协议拆迁,顾名思义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拆迁意愿,即拆迁方是除了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外的普通民事主体,通过与被拆迁方订立协议的方式实现对其房屋拆迁的情形。与相关部门主导的拆迁相对应,协议拆迁不具有强制性。
征地拆迁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或者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的系列法律行为。
2、主体不同
协议拆迁往往是民事主体,征地拆迁一般是政府的征收部门。
3、目的不同
协议拆迁,往往是为了商业利益,征地拆迁中拆迁协议的签订一般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4、违约责任不同
协议拆迁中,双方若不履行协议,往往承担民事责任;而征地拆迁中,往往涉及到行政责任,比如国家赔偿。
5、协议拆迁合不合法?
征收,一定是国家行为,由政府主导并负责,城市和农村皆是如此。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规定,要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需要具有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还需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征收补偿费用应当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规定,征收土地需要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这时,房屋作为地上附着物,在拆迁时应当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进行补偿,原则是不降低原有生活水平。
因此,征收房屋或者土地是为了社会建设所实施的行为,无论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还是集体土地征收,都需要依法依规依程序进行。
由于协议拆迁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名义的征收,所以其属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
二、协议搬迁和拆迁
1、协议拆迁,顾名思义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拆迁意愿,即拆迁方是除了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外的普通民事主体,通过与被拆迁方订立协议的方式实现对其房屋拆迁的情形。与相关部门主导的拆迁相对应,协议拆迁不具有强制性。
2、拆迁协议,指的是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协议上主要约定有关拆迁补偿安置的把相关条款。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一般包括: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5)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
(6)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
(7)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全文97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