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儿袁佳豪吸食果冻不幸被噎死,父亲袁波娃、母亲郭燕将果冻生产厂家——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325267元,并停止生产同一型号的果冻。
昨日,果冻案在武汉市江汉区法院开庭。据悉,这是武汉市首例由果冻引发的诉讼。
焦点一:涉案果冻是否存在设计缺陷
庭审中,围绕着涉案果冻究竟是不是缺陷产品这一问题,原告、被告的律师展开了激烈交锋。
喜之郎聘请的律师张顺锋称,对小佳豪命丧果冻,该公司非常痛惜,但这纯属意外,厂家不存在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张顺锋说,袁佳豪食用的果冻,其杯口内径达到3.7厘米,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GB19883-2005国家标准》规定:杯形凝胶果冻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最大长度应大于等于3.5厘米),没有缺陷。
而原告聘请的律师张讷认为,该果冻设计上存在缺陷。它属于圆锥形果冻产品,杯口直径虽较大,但底部直径仅为1厘米左右。儿童在吞咽杯口部分时,因其直径较大会加以咬碎;但对小小的底部,却可能不加咀嚼,直接吞咽。
果冻普遍使用海藻胶原料,以此制成的产品不易融化。一旦堵住喉咙,很难取出。
焦点二:涉案果冻是否存在警示缺陷
原告代理律师张讷称,涉案果冻存在警示缺陷。而被告则认为,盒盖上明明白白地印着:勿一口吞食;三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老人儿童须监护下食用。
张讷随即反驳道:轻工行业标准《果冻》(QB1432-2001)已明确规定——凝胶果冻应标明安全食用方法。涉案果冻的包装上只说明勿一口吞食,而并未标明安全食用方法,因此,警示标语不符合相关标准。
试想,如果涉案果冻有着如下提醒:三岁以下儿童食用果冻可能卡住呼吸道造成死亡。郭燕怎么会直接把果冻剥到儿子嘴中、而不切成小块呢?张讷进一步展开观点。
回放:小佳豪的生命定格在——2006年4月16日
从京山来汉打工的袁波娃、郭燕夫妇,只能把儿子袁佳豪放在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2006年4月19日,是小佳豪3岁生日。想让儿子过个快乐生日的袁波娃、郭燕夫妇,提前几天把小佳豪接到武汉。
4月16日是周日,郭燕特意请了1天假,带着还有三天就要过生日的小佳豪到公园玩。在去公园路上,孩子被超市里五颜六色的果冻吸引住了,嚷着要吃,郭燕便买了喜之郎果冻,并在超市门口剥了一个喂他。兴高采烈的小佳豪,在吃妈妈为他剥的第二个果冻时,意外发生了:突然被果冻卡住,眼睛翻白,嘴巴发紫。
郭燕抱着儿子,发疯般地冲进医院,但仍未能挽留住他的生命。在小佳豪的死亡病历上,记者看到,因误吸果冻,多发性气管异物导致呼吸心脏骤停,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
果冻悲剧牵出隐性食品安全问题
记者了解到,凝胶果冻目前占有1/2以上的市场份额。频频发生的凝胶果冻致死儿童案例,不能不让我们对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予以关注。
社会要警惕隐性食品安全问题
湖北省消费者协会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食品及其安全问题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
有关专家指出,导致食品安全隐患问题的有许多因素,有明的,有暗的。例如假冒伪劣、卫生条件不过关等,这些是明的,已引起执法部门及消费者的高度重视。但像一些正规的儿童食品,因设计上存在缺陷或者警示不到位,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却没引起社会应有的警惕。
昨日,记者走访众多家长,问及孩子吸食果冻有什么注意问题时,大都茫然不知。
记者随后在超市看到,除了一些品牌奶粉上标注了儿童食用的方法外,其他食品几乎没有标注。
消费警示发出后悲剧却依旧重演
正如在杀人果冻诉讼案采访中,母亲郭燕感叹的:真没想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果冻,竟然将孩子卡死了。
针对各地不断发生的儿童被果冻噎死的案例,2005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了消费警示,提醒家长谨慎购买小型杯装果冻产品,不要向儿童喂食,更不要让儿童单独食用,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果冻产品的体积、形状和包装制定强制性标准,以确保果冻产品的安全性。
然而,2006年4月16日,悲剧却再次重演。
这一现象,暴露了当前我国儿童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的缺失。这一机制的缺失,实质上是有关部门的失职。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游友安律师指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政府职能部门有责任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种行为。
小果冻频夺幼儿命
1997年11月,昆明一名幼儿因吸食果冻窒息死亡。
2000年1月,江苏省灌云县一名幼儿因吸食果冻窒息死亡。
2000年3月,大连市一名幼儿在被喂食果冻时,窒息死亡。
2001年4月,青岛市1岁男童被果冻噎死。
2002年2月,北京一名8岁男孩被果冻噎死
2003年3月,温州一名幼儿被果冻噎死。
2005年2月,南京一名4岁男孩被果冻噎死。
2005年2月,宁夏贺兰县一名2岁男童被果冻噎死。
2005年3月,上海市一名幼女被果冻噎死。
欧盟封杀小果冻
2004年初,欧盟宣布,小包装果冻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2004年底,韩国暂停销售直径在4.5厘米以下的果冻。新加坡规定5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吃果冻。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