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如何界定合伙合同的概念
法律如下界定合伙合同的概念:是指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合伙合同,是以共同出资为基础,以共同事业为目的,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为本质的协议。
合伙合同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1.对合伙人有所限制。
2.为了共同目的或者共同利益。
3.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4.合伙具有较强的人合性和一定的组织性。
5.合伙合同是不要式合同、继续性合同。
二、合伙人退伙的条件
合伙人退伙的情形是:
1.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2.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3.合伙约定的退伙事宜出现;
4.合伙人退伙的其他法定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五条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一)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二)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三)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四)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三、合伙企业债务的承担方式
合伙企业债务承担的方式有:
1.先以合伙企业的全部财产进行清偿;
2.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债务承担责任,普通合伙人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普通合伙人承担债务超过亏损分担比例的,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法对普通合伙人承担责任的形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百三十四条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有本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出现重大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采取接管、托管等措施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中止以该金融机构为被告或者被执行人的民事诉讼程序或者执行程序。\n 金融机构实施破产的,国务院可以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全文96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