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纠纷能够拖延多长时间
民事纠纷往往只能拖三年,因为民事纠纷存在三年的诉讼时效,如果超过三年不解决,对方可能会以超过诉讼时效抗辩,进而权利得不到法院的保护。另外,除了三年诉讼时效,特殊的民事纠纷也存在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如未约定还款日期的借条等。
所谓三年诉讼时效,就是民事纠纷的权利方要在纠纷发生之日起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超过三年未提起诉讼,对方就可以以诉讼时效过期为由进行抗辩。
除了三年的诉讼时效之外,我国法律还规定了最长二十年的诉讼时效。二十年诉讼时效是比较特殊的情况,例如常见的借款合同。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何时还款,那债权人有权在二十年内任何时间起诉要求对方还钱。如果对方仍旧以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抗辩,法院是不支持的。
二、民事纠纷解决方式都有哪些
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如下:
1.协商解决。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双方通过友好协商、相互理解、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相关组织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区分是非,明确责任,鼓励双方独立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3.解决仲裁问题。争议当事人应当根据争议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者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仲裁机构应当依法作出裁决,争议可以通过当事人自觉履行裁决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解决;
4.诉讼解决。通过诉讼解决,是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出判决或者裁定,通过自觉履行有效判决或者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解决纠纷。
三、民事纠纷怎么起诉
民事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立案受理。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
2.庭前准备。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内向被告送达开庭传票;
3.开庭审理。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全文76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