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进行反击,致使侵害人受到某种一定限度损害的行为,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不负任何刑事责任。当遭受不法侵犯遭受殴打时,需要先冷静下来,不要被一时的愤怒冲昏头脑,可采取报警或逃跑等措施。对于对方持续殴打且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的情况,为了保护自己,可以适当出手,但不可以故意下重手超出防卫自身的还手范围,一定要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对方殴打已经停止了,再防卫就是防卫过当。假如因为别人先动手打人而你在没有考虑的情况下直接还手的话,通常情况下是会被认定为互殴的行为,斗殴双方会被视为都在追求非法损害对方的结果,也不存在正当防卫的意图,这样的情况下在法律规定中、实践当中都是不能构成正当防卫的。同时,有时还会因为随意的还手行为使得事态扩大,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正当防卫需要具备一定的限制条件:
一,必须是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
二,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例如殴打,殴打行为属于侵权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三,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的正当防卫。也就是说,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使用的任何防卫行为而使其造成损害属于非正当防卫行为。
四,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因为正当防卫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是一种鼓励公民和违法犯罪作斗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手段。受侵害者通常都是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受不发侵害者的突然袭击,难以迅速判明不法侵害的确实意图的危险程度,精神高度紧张而还手甚至造成重大损害。
那么关于殴打行为,如何采取符合法律要求的正当防卫呢?
首先,要注意对方伤人的程度,如果对方是无意导致受侵害者受伤的,受侵害的防卫也应当以不伤害对方为限制;如果对方有意伤害更有甚者无所谓致人死亡的,受侵害者的防卫也可以对对方造成伤害。换句话说就是对方没有过分伤害被侵害者的意思,被侵害者就不能借正当防卫的理由而出手过重,否则就要背负正当防卫过当的罪名,该赔钱的赔钱,该坐牢的坐牢,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为了抵制暴力解决问题。所以还需要考虑到对等这个词,怎么对等?就是不能比对方的侵害行为更暴力,比如对方出手打你,你却把人砍伤,很明显这时候你成了责任的主要来源。最正确的防卫方式就是在不过度伤害对方身体的情况下把对方制服,然而被殴打的大多数人几乎都做不到这一点。那怎么办呢?找监控。监控才是我们证明自己是受害人的证据。没有监控也一定要找人证或者视频证明。据数据显示,现实中受侵害者正当防卫成立的情况少之又少。大部分都存在防卫过度等情况,因此,在被挨打的情况下,走为上策,找准时机报警。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