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民事行为被认定为无效
以下民事行为被认定为无效:
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实施的民事行为;
2.意思表示不自由的行为;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4.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二、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1.二者性质不同。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的合法行为,这种合法行为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而民事行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和无效的民事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和非法的民事行为。
2.法律后果不一样。行为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受法律的保护。民事行为有合法与非法、有效与无效之分。对于非法的或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
三、民事行为能力的内容有哪些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能力。如果说,民事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具备了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的话,那么民事行为能力是其现实地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主观方面,民事主体具有相应的意思表达能力,具有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2.客观方面,民事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能够对自己的不法行为或应尽义务承担责任。
判断民事主体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应不同主体有所不同。
全文56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