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阻止他人施救的,阻止施救行为人必须认识到需要救助者的生命、健康法益正处于危险状态与施救行为正在进行以及自己的阻止行为及其会产生的后果。按刑法理论,该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
一、先杀后奸会定什么罪
先杀后奸涉及故意杀人罪和侮辱尸体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侮辱尸体罪,是指以暴露、猥亵、毁损、涂划、践踏等方式损害尸体的尊严或者伤害有关人员感情的行为。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风尚。主体是已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为故意,即明知道是他人的尸体而故意进行侵害,可能行为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内容,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未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其特点是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的肌体,使人的生命非自然终结。剥脱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既可以是作为,如刀砍、斧劈、拳击、枪杀等,也可以是不作为,如母亲故意不给婴儿哺乳致其死亡等;既可以是物理的方式,如刺杀、毒杀,也可以是心理的方法,如以精神冲击方法致心脏病患者死亡;
2、责任形式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此外,行为人必须没有认识到正当化事由,如果行为人以为自己是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即使是假想防卫,也不得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侮辱尸体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客体为社会风尚和公共秩序。本罪的行为对象是尸体;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侮辱、毁坏尸体的行为。盗窃指用秘密的方法窃取;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盗窃、侮辱、毁坏尸体者,不构成犯罪。
二、只有人证,是不是就不能认定定杀人罪了
对杀人罪的认定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对于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去杀害他人的,对教唆犯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
三、因一时冲动杀人会被判什么罪
一时冲动杀人是故意杀人罪。
因为冲动就意味着行为人在实施杀人的行为时候是主观明知会有死伤的结果,因冲动依然追求或者放任对方的死亡结果而实施了行为。至于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要从其心态的表露和行为过程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一时冲动往往是犯罪的起因,区别于有预谋的犯罪,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构成。
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因紧急避险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案例极少,通常要避险+立功才可能会不构成犯罪 。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