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定继承人是什么意思
在民法典中,并没有直接提及“推定继承人”这一术语,但我们可以从法律逻辑和继承制度的实践中推断出其含义。
1.推定继承人,可以理解为在特定情况下,基于法律规定或法律原则,被合理推断为应当享有继承权的人。
2.这种推断往往基于与被继承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如血缘关系、婚姻关系等,或基于某种法律事实,如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或遗嘱无效等情况。
二、继承权的法律特征
继承权,作为法律赋予继承人的重要权利,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继承权是一种财产权利,通过继承实现财产的移转。继承人根据法律规定,有权取得被继承人的财产,从而实现财产的转移和再分配。
2.继承权以人身关系为基础。各国法律对于法定继承人的规定,通常都基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特定人身关系,如血缘关系、婚姻关系等。这种人身关系是继承权产生的基础。
3.继承权的实现要有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出现以后,继承权才成为既得权,开始遗产继承。
三、指定继承人的条件
在民法典中,指定继承人通常是通过遗嘱来实现的。
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遗嘱的指定并非任意为之,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有效:
1.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即遗嘱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具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必须是遗嘱人处分其财产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3.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根据法律规定,遗嘱应当为这类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遗嘱人只能处分自己的合法财产,对于国家、集体或他人的财产,遗嘱人无权处分。
5.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公正,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社会公德。
全文83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