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接壤地区的河南濮阳市,地域、人口、经济总量都在全省排名靠后,但近年间依托科技创新,却诞生了不少“点石成金”的故事。
秸秆焚烧不再是难题
禁止焚烧秸秆是不少地方最头疼的事,而今这道难题在濮阳迎刃而解。在这里,秸秆成了“宝贝”。采用河南濮阳秸秆利用技术的孟津县常袋镇,把原拟用于“禁烧”的十几万元经费补贴给农民,赢得乡亲一片喝彩。
这一变化,源于濮阳绿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的一项发明。
公司老总高海华说,历时5年终于成功研发出一整套变秸秆为生物质能源的工艺设备。这套设备采用了包括5项发明专利在内的40多项专利技术。
据高海华介绍,河南每年就有1.2亿吨秸秆,折合7200万吨标准煤,相当部分都被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我们通过让农民用秸秆换炉具,用秸秆取暖、做饭、开空调,把废物变成生物质能源,这就是节能减排。
技术专利成就“小巨人”
一套好的技术,往往能成就一个科技企业“小巨人”。经过多年的培育,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突破的企业,在濮阳正快速成长。
卫生间里的“堵、漏、臭、响”等难题,司空见惯,很不起眼,却被王凤蕊盯上。2005年,她凭着2万元科研经费起家,钻研工程建筑技术,已有38项发明专利,主持参与制定了10多项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随着专利技术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卫生间里的“堵、漏、臭、响”等难题,而且节水率达到了生活用水总量的30%。由此孵化出的濮阳市明锐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转让技术,收入便达400余万元。
俗称“鸡啄米”的旧式抽油机,是美国“老古董”,耗能高,效率低,噪音大,而濮阳市信宇石油机械化工有限公司发明的W型曳引抽油机,节电率达30%以上,机械效率高于95%,噪音大大低于国家标准,经中原、大港等7家油田使用,单井年节约19.1万元。
知识产权:洞开国际市场之门的锁钥
轴承,寻常物;制造轴承的机床,亦不稀罕。然而一旦其含有特殊技术和具有特殊用途,就是金不换。
濮阳贝英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贝英)的车间一角,用屏风围着、篷布遮盖的10余台机床边,立着一块用中英文标明“谢绝参观,禁止拍照”的牌子。立牌者是制定世界轴承标准、现为全球轴承龙头老大的瑞典企业。
原来,为订购这批精密度堪称一流的轴承专用数控机床,瑞典企业的亚太区总监2009年曾考察了国内多个知名生产厂家,最后把3600万元的订单下给了贝英公司。贝英聘请多家院所协同攻关,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国际市场的大门轰然洞开……
贝英公司老总王自军感慨地说,任何一种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闯荡世界市场。
濮阳泓天威药业有限公司,凭着35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使主导产品马杜米星胺预混剂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濮阳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无毒无害绿色硫化剂,解决了橡胶硫化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亚硝胺问题,产品大量占领欧盟市场,年出口换汇210万欧元……
科技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濮阳市科技局局长吴社法介绍说,濮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投入。在河南18个地级市中,濮阳地方财政收入倒数第三,但用于科技研发的财政支出却位居前四,去年社会研发投入达5.58亿元。
与此同时,濮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其他产业集聚区改变过去靠领导拍板、靠低价“卖”地、靠给人家修好“庙”吸引人的模式,走专家拍板、研发做龙头,制造成链条的实体经济之路,科技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舍得投入和模式转换,带来自主创新成果的连续飙升。全市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由5年前的百余件猛增到去年的上千件,发明专利授权由几件猛增到上百件,3年“冒”出21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和省创新型企业、50多家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方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60%以上。(杨兆瑞、梁鹏)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