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碰到车开走了不算逃逸。如果开车途中没有碰到他人,但是对方涉嫌讹人,当事人开车走了并不算肇事逃逸,但是如果对方报警了,当事人就要有证据证明没有碰到人,否则警方到现场后对当事人非常不利。根据相关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的行为。
一、轻微肇事逃逸不必拘留的条件有哪些
轻微肇事逃逸不必拘留的条件:
在肇事者自首并且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下。虽然有逃逸行为,但是根据案情还不够交通肇事罪,不用刑事拘留。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这是行政拘留,是可以拘留,并不是一定会被拘留。
根据相关规定,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二、肇事逃逸如何避免拘留
肇事逃逸要想避免拘留,
就要肇事者自首,并且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下,警方可以不予拘留。
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就是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无人员伤亡,且肇事者自首,就不需要拘留。
肇事逃逸的处罚有哪些
(一)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二)刑事处罚: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