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资金运动的客观属性谈编制会计分录的理论依据
1.资金运动质的规定性是确定会计分录的第一要素——会计科目的理论依据。资金运动从总体上划分为六大会计要素,从而使资金运动变成六大会计要素的变化即经营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增减变动。但对于同一类要素内部的增减或不同类要素的增减变化,会计分录的结果却是一样的。这就达不到会计记录经营业务的目的。因此,必须在上述六个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对每一要素中不同质的项目按其经济内容不同进一步细划。细分出来的每一个项目,具体代表了一类经营业务,对每一类经营业务设置一个会计科目,每一个会计科目就能反映一类经营业务。设置了会计科目就应按经营业务的具体内容赋于每一个会计科目相应的核算内容。使会计科目的划分不存在核算内容上的共容性和重复性。这一理解,可以总结出如下结论:经营业务发生所引起变动的对应科目是非常确定的,只要熟练掌握了每个会计科目的名称及其核算内容,就能在编制会计分录时,确定出会计分录的第一要素——会计科目。
2.从资金运动量的规定性的理解,确定会计分录的第二要素——记账方向(符号)。会计科目的划分只反映了资金质的方面,而资金运动的结果却都是量的变化。这种量的记录需要一个具体的记录形式,这一形式就是账户。将数量上的增加和减少记入账户,形成账户记录的两个方面。在借贷记账法下,这两方面在账户中是以借贷两个符号来区别的。经营业务发生后,如何依据经营业务引起变动的两个方面来确定借或贷,就形成了会计记录中的记账方向问题。只有按会计要素分类确定记账方向,才能包括每一类会计的全部业务,从而达到资金的质与量的统一。
3.从资金运动变化的规律性的理解上,掌握经营业务的类型。经营业务发生,引起资金发生数量上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资产的增加,同时,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也相应增加;资产减少,同时,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相应减少;一种资产增加,同时另一种资产减少;一种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另一种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减少。同样对上述四种经营业务的类型,本着易理解和便于做会计分录的角度总结为以下结论:经营业务的发生,如果引起同类性质的账户发生变动,必定是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经营业务的发生,如果引起不同类性质的账户发生变动,必定是同增或同减,金额相等。
4.在资金运动各因素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复式记账的含义。复式记账法是以资金运动的质与量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客观基础。关于资金运动特征的理论是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复式记账法是对一项经济业务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按相等金额进行记录的方法。为了便于掌握会计分录中项目的具体运用,可以这样理解并总结出经营业务的发生,必然要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发生了增减变动,变动金额相等。
经营业务发生后,必定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发生变动(依据4)。因此,作分录,首先要确定出这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生变动的账户,即对应账户。只有熟练掌握了会计科目的名称及其核算内容(依据1)。才能正确确定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应账户。找出的对应账户如属同类性质,则必定是一增一减;如属不同性质的账户,则必定是同增同减(依据3)。确定了对应账户及其增减性,再结合账户的结构(依据2),就能确定对应账户的记账方向,最后以分录的格式描述出来,便顺利地做出了会计分录。
二、应用例释
一笔完整的会计分录,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会计分录的三个要素是:(1)会计科目(即对应账户)。(2)记账符号(也叫记账方向)。(3)数量(金额)。故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有以下三步:第一步,熟练掌握科目名称及其核算内容,确定对应科目;第二步,依据经营业务类型和账户结构确定记账方向;第三步,以分录确定的格式排列。下面,从易于确定对应账户的角度,对经营业务分三种情况加以探讨,并对操作方法加以例释。
1.直接给出对应科目的类型业务。
例1:企业用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6250元。划掉本例中的企业用转增几个词,找出引起变动的两个账户是: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由于性质上二者均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属于资金来源类,同类性质的账户发生变动,必定是一增一减,其中实收资本必是增加,资本公积必为减少,实收资本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要贷记,资本公积的减少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要借记。上述操作过程总结如下:
企业用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6250元。
对应科目:资本公积实收资本
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增减情况:减少增加
记账方向:借贷
会计分录:
借:资本公积6250
贷:实收资本6250
2.给出核算内容的类型业务。
例2: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2000元。
这类业务的操作方法是,先根据科目的核算内容确定其引起变动的对应科目,然后根据账户的性质判断确定账户的增减性,最后,结合账户结构确定记账方向,并以分录格式列示之。
本例中企业、用、支付、广告费均不是科目,但广告费是销售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这样就找到了对应的账户:产品销售费用科目和银行存款科目。产品销售费用科目是资金占用类中的费用类科目,银行存款科目是资金占用类当中的资产类科目,性质上属同类,故二者的变动必定是一增一减,银行存款是减少,产品销售费用是增加,产品销售费用科目的增加是费用的增加要借记,银行存款科目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要贷记。
上述操作过程总结如下:
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2000元。
对应账户:银行存款产品销售费用
账户性质:资产类费用类
增减情况:一十
记账方向:贷借
分录格式:
借:产品销售费用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3.规定形式的类型业务。这类业务都属于制度规定形式的,或者说都是定式,数量不多,科目一一对应。通常也把这类业务称作结转分录。如:结转本年利润、结转已销售产品成本、结转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等等。对付这类业务只需理清结转的先后顺序,就能掌握其规律性;凡排列在前的科目必定排列在后科目的应贷科目,排列在后的恰是排列在前科目的应借科目。
如:将本年发生的已销产品成本20000元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
对应账户:本年利润产品销售成本
账户性质:利润类费用类
记账方向:借贷
分录格式:
借:本年利润20000
贷:产品销售费用20000
在全部账户中,不是每个账户都同其他账户形成对应关系,而只是反映客观存在的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经济关系的账户才能形成对照关系。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按其账户的对应关系进行会计处理,才能正确反映资金运动,才能正确地核算和监督经济业务。
全文2.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9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