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合同主体的必要性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方公司的资信,信誉等情况对本公司会有什么影响,从而帮助公司决定要不要与对方签约。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时应注意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主体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或许可;对公司的资信能力、业绩、人员等进行审查,防止延误履行期限。
一、审查合同主体有什么必要性
审查合同主体的必要性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商业信誉、历史履约情况等,进而帮助企业决定是否与其进行签约。
首先,若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则要针对其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进行审查;若对方当事人为法人,如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团等则需要审查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若对方当事人为其他组织,如合伙企业、独资企业、企业分支机构等,要审查其《营业执照》,对于分支机构还需要审查其总公司的相关情况。
其次,要对合同主体是否具有履约能力进行审查。合同主体的履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合同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要先了解对方的基本状况,如企业性质、交易习惯、企业规模、注册资本、法定地址及实际经营场所、银行账户等进行调查。
二、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时应注意什么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合同主体的合法和真实。
市场经济强调缔约自由,为了追求利润,许多组织采取各种欺诈的手法,制造主体合法、真实的假相,达到签约(欺诈)的目的,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虽然,从法律上讲,因该种动机签订的合同无效,而且可以依照相关救济条款进行责任追究。但是同样会给组织带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重大损失。所以合同主体的合法真实是合同审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关系合同目的能否实现的前提之一。
另外,还需要注意审核或确认负责签订合同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已取得相应的合法授权,以防止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限订立合同的情形存在。当然,自已一方的主体是否适格(例如不是独立法人、法人名称不对、印章和名称不一致等),也要进行审查,防止所签订的合同无效。
2.注意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或许可。
对某些业务领域,按照相关的法律或法规规定,需要合同一方或双方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或经营许可才可从事。如建设工程设计合同需要国家建设部门核发的设计资质、建设施工合同要求业主有报建的整套资料、物业服务管理合同需要物业管理资质、部分外出或进出口合同需要的行业特殊代理权资质或经营许可、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需要开发资质、从事药品生产或经营需要药品批号、生产或卫生许可等。对实行资质管理或特殊许可的业务,若签约一方不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或经营许可,由此所订立的合同一般属于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合同。一旦纠纷产生,容易被确认为无效合同。另外采用假的资质进行欺诈也是很常见的。审查相关资质和许可要求审查者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3.注意对资信能力、业绩、人员等进行审查。
一个组织的资信能力是影响其履约能力的重要因素,一个规模较大、信誉良好、业绩出色的组织同样有可能因为资金周转的问题而影响其具体项目的操作,从而可能造成缔约方的损失,轻则延误履行期限,重则约定不能履行。因此,一般重大工程项目、重要项目或者较大额度的采购等合同,一般要求对方出具履约保证金函,这样才能从资信上促进对方积极履约。另外在后期质量保证期内,要求对方出具质保金保函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但一般只适用于较大工程项目,涉及金额较多。另外,过往业绩和人员素质也是缔约目的实现的保障之一,对业绩和人员的资料审查应该列入合同关键审查项目之一。
三、审查合同主体的步骤
审查合同主体的步骤如下:
1.询问合同送审人送审合同的背景情况
2.查看合同条款的整体框架,是否有必要条款遗漏
3.将合同遗漏的必要条款补入合同文本
4.对合同具体条款进行法律审查并修改留痕
5.校对合同中明显语句不通、文字错误等文本问题
6.按照规范对合同的格式进行调整
7.按送审人要求的格式提供法律审查成果
8.跟踪合同后续修改、签订及履行情况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