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四万元已获得受害人谅解还会判刑吗
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倘若诈骗行为所涉及的金额高达人民币四万元整,即便已取得受害者的谅解,依然有可能面临受到刑事制裁的风险。
接下来进行深度解析如下:
1.刑事谅解书的法律效力:刑事谅解书通常被视为在由公安机关向检察机关移交起诉并进入法庭开庭审理前,由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共同签署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文件,其在刑法的适用过程中有递减或者减轻违法量刑之效用。
这种情况下,若受害人从感情层面上接受了被告人以诚挚态度表示的歉疚,且无意进一步对于被告人提出法律诉讼,那么,受害人在此行为中的谅解将会在法官在量刑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加以考虑。
2.综合权衡考量:尽管受害人为被告人表达了谅解意愿,但是,法官仍然需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出捍卫公平正义的裁判。
另外,如果被告人能够提出诸如主动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签署自愿认罪认罚书等具有减轻罪行的其他事实证据,那么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对罪犯是否应受严重法律惩罚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
根据我国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诈骗款项规模的不同将决定法庭应该采取何种相应的法定刑幅度给予处罚,也就是说,犯罪数额越高,面临的刑期和罚款数额也就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9000多元有可能不判刑吗
若涉案人员能尽早向法律机关自首,亦且能在第一审判定之前将所有违法所得如数退还,并获得受害者的理解与原谅,按照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仍有机会避免检察院的起诉或受到刑事制裁。
即便是最糟糕的情况下,最多也是被判处缓刑处罚而不需实际服刑。
另外,在全国范围内各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在考虑自身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后,可协同商议,共同制定出适用于本地区的相应追查金额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条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