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土耳其使馆经商参赞处,收到土耳其外贸署的致函。
函称,其复审调查结果表明,如果取消对中国产管件接头的反倾销措施,将会继续对土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因此,将由其进口不正当竞争评审委员会“最后决定是否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
2000年4月,中国产管件接头被征收95%的反倾销税。2005年4月,土耳其对此案启动复审调查。没有中国企业参加复审。
7月18日,土耳其外贸署又作出裁定,认为产自中国的花岗岩,已经构成倾销并损害其相关产业。“进口不正当竞争评估委员会将最终决定,是否采取反倾销措施以及措施的具体内容”。
“反倾销”扩大化
这两则接踵而至的坏消息,来自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财经时报》从该局了解到,类似的消息近期还有很多。比如,在7月11日和13日,中国产的过硫酸盐,就分别遭到印度和欧盟的反倾销调查。
如此频密的反倾销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贸环境恶化的隐忧。
《财经时报》从世界贸易组织
(WTO)了解到,自入世以来至2005年底,中国遭受的各类贸易保护措施共计249起,涉及出口金额65.6亿美元。仅在2005年,就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
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WTO新闻处**皮科特称,在整个WTO范围内,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已连续4年下降,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数量,已经连续2年下降。“但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中国仍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从200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遇到33次新的反倾销调查。而在2004年同期仅有24次。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占全球反倾销调查案件的40%。”
**皮科特说,2005年下半年,在WTO成员国中,累计有82次新的反倾销调查,其中,有55次由发展中国家发起。在2004年同期,累计有106起新的反倾销调查,发展中国家发起64次。
这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比例,已由原先的60%上升到67%。这些数据表明,WTO中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越来越喜欢“反倾销武器”。这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在中国也得到了证实。
《财经时报》了解到,从6月11日至7月11日,在一个月时间内,中国产的滚轴承产品、电熨斗、真空吸尘器、鞋类产品、复合木地板等产品,连续遭遇反倾销或“特保”措施。
发展中国家屡出难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采取这些措施的国家,主要并非欧美等发达国家,而是印度、土耳其、阿根廷、墨西哥、伊朗等发展中国家。印度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