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谣传播量达到多少属于违法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倘若某一诽谤性言论的被转发次数超过了五百次,将有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具体情况如下所述:首先,如果该诽谤性的信息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通过点击量还是浏览量统计,都达到了五千次以上,或者是被转发次数也超过了五百次;其次,如果这种行为导致了受害者或其近亲出现了精神失常、自残甚至自杀等严重的后果;再者,如果在过去两年内,因为同样的诽谤行为已经受到过行政处罚,但仍然再次进行诽谤;最后,如果存在其他任何情节严重的情况,都应该被视为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并应予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造谣传谣的法律后果取决于行为的性质与严重程度。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意制造、传播谣言,特别是涉及险情、疫情或警情等,扰乱公共秩序的,将面临五至十天的拘留,以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则可能只受到五天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造谣传谣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甚至可能触犯《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或诽谤罪等。
根据《刑法》,严重的诽谤行为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在民事层面上,若造谣传谣内容侵害了他人名誉权等民事权益,受害人有权提起民事诉讼,造谣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全文65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