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范围经营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一般是有效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二、个体工商户超越经营范围营业的行政处罚
个体工商户超越经营范围营业的处罚需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下列处罚:
1.警告;
2.罚款;
3.没收非法所得;
4.责令停止营业;
5.扣缴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注意,以上处罚,可以单处也可以并处。如果其触犯刑律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怎么变更经营范围
变更经营范围基本程序如下:
1.召开股东会会议,形成变更经营范围的股东会决议。
2.根据决议修改公司章程上的经营范围。
3.携带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的章程,原营业执照正副本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
4.领取并填写变更登记申请表,最好带上公章,法人章,连同上述资料提交。
5.领取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就可以了(需要交纳变更登记费用)。
6.变更公司的税务登记,这一步向税务部门出示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并提供复印件就行了。
经营范围中有下列情形的,企业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1.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企业经营的;
2.属于许可经营项目,不能提交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证件的;
3.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规定特定行业的企业只能从事经过批准的项目而企业申请其他项目的;
4.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n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n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