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标假冒和仿冒的区别在哪
商标假冒和仿冒的区别如下:
1.仿冒和假冒的侵犯的客体不同。仿冒行为侵犯的是市场竞争秩序;假冒侵犯的是商标管理秩序。
2.仿冒和假冒的违法对象不同。违法对象是违法客体的物质承担者,违法客体是违法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仿冒行为的违法对象是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假冒行为的违法对象是他人的“注册商标”。
3.仿冒和假冒的客观表现不同。仿冒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擅自将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作相同或近似使用;假冒行为客观上表现为违法商标管理法规,假冒或者伪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
4.仿冒和假冒的危害结果不同。仿冒行为造成和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具有为损害竞争对手之目的;假冒行为是构成对商品标志、记号(文字、图形)的误认,对同类商品无法区别,具有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之目的。
二、商标假冒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1.犯罪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为了非法获取利益进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本罪。
2.犯罪客体:违反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授权,侵犯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利,也侵犯了商标法的管理秩序。
3.主观方面:属于故意犯罪,以生产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方式获取暴利。
4.客观方面:实施了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假冒他人注册的商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共同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而且构成严重情节的行为。
三、假冒商标罪需要先赔受害方来获取谅解吗
第一,家属必须确定当事人的行为是不是构成犯罪,这是赔偿损失,换取谅解的前提条件。
如果不构成犯罪,也赔偿了,那么将会在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为当事人及其律师做无罪辩护添加很多障碍,道理很简单,司法机关往往会认为,你不构成犯罪,为什么要赔偿,既然赔偿了,那就意味着你自已都承认构成犯罪了。所以,最好是在构成犯罪前提下赔偿损失,换取谅解。
第二,家属必须明确赔偿损失,换取谅解的目的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在侦查阶段,家属赔偿损失,换取谅解的目的是为了取保侯审;在审查起诉阶段,则是为了取保侯审或者不起诉;在审判阶段,则是为了适用缓刑。
第三,赔偿数额是否在家属的承包范围之内。
一般情况下,赔偿数额等于被害人的损失金额是比较公平,但是被害人的损失金额是多少,很多情况下,是无法确定的;另外,当事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了,在协商赔偿金额时处于一种比较不利的地位,所以在协商赔偿时,被害人往往会要求一个比较大的金额。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