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老板,你说水货质量好,还是行货质量好?
卖家:也许是水货吧。
买家:为什么?
卖家:因为我只见过行货有专门的维修中心。
这是一则关于手机质量的小笑话,本意是说水货手机没有质量保障,坏了没地方修。不过,对于行货手机而言,这则笑话也有一个提醒:既然比水货卖得贵,维修一定得跟得上,不然人们还不如买水货呢!
糟糕的是,就近些年的市场情况看,行货手机的表现实在并不怎么样,“专门的维修中心”倒真成了其质量不高的反证,更加糟糕的是,“专门的维修中心”也表现得不怎么样,经常气走或吓走消费者,于是,两个“糟糕”加起来,形成了又一个糟糕局面:水货大量存在,侵吞行货市场。
其实也没必要分出什么行货水货、土货洋货,现在的手机市场,整体表现都不佳。有数据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和消费者组织接到的手机投诉占投诉总量的比率逐年递增,甚至创下从2001年至2006年连续6年高居投诉量排行榜榜首的纪录。去年和今年虽让出了第一的位子,但仍在前三甲之列。有意思的是,在所有手机品牌中,投诉量几乎与品牌市场占有率成正比,比如诺基亚就同时坐拥市场占有率最高和投诉份额最多两把交椅。
如此看来,前文关于水货和行货质量谁好谁坏的问题就成了一个伪问题,最多也只能算作一个衍生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手机有这么多问题?按照正常的逻辑,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也应当不断提高,可为什么手机这东西就这么不争气呢?实事求是说,手机的技术含量的确是大大增加了,功能也日渐增强,什么触屏、手写,什么音乐、拍照,什么上网、电视,等等,厂家恨不得把所有新科技都搬到手机上,但是小小的手机似乎承载不了如此众多的科技,负担不起如此强大的功能,而质量这一本应排在第一位的要素,却正在被一点点地淹没。
任何技术都需要物质材料支撑,而这些技术转化为产品,必须要通过产品的质量来体现,没有了质量保证,再新、再好的技术也就不能发挥实际作用。手机也是一样,增加新技术、新功能本是好事,但必须要有产品质量为其提供支撑,不然的话,每增加一项功能,就增加了一个质量负担,功能越多,手机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也就越高。当年的大哥大人们都说皮实、经摔,只有通话这一项功能可能是原因之一。现在的手机都有十几种功能甚至几十种功能,掉到地上,不定哪项功能就出问题了。大哥大功能单一,是“头脑简单”,可它皮实耐用,恰好对应了“四肢发达”;现在的手机功能强大,可谓“头脑发达”,却无奈地表现出了“四肢简单”的一面,这实在让人无奈!
真的无奈吗?显然不是。“四肢简单”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人为造成的。其实,在手机领域能谈得上创新的技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从其他领域淘过来的、已经很成熟的技术,只不过是转化了一下而已,质量保证应该不算太难,即使真有独创性的东西,它也不能成为降低质量要求的借口不是?说得再明确一点,技术功能是一回事,产品质量是另一回事,或者说,头脑是头脑,四肢是四肢,两者只有相互促进,怎能相互掣肘?总之,切忌舍本逐末,莫让功能的盲目追求淹没了质量的基本要求。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