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体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规定的财政工作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调整总需求。政府调整财政收支主要有三种手段:一是改变政府购买水平;二是改变政府转移支付;第三,调整税率。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利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以实现既定目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1)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
(2)政策效果的显著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小,但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也与LM曲线的斜率有关。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也与IS曲线的斜率有关。
(3)两者的作用机制也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总需求,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货币政策作用于利息率,间接作用于总产量,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
(4)两种政策的实施渠道和动机不同。
两种政策往往需要联合使用,在扩张时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紧缩时期实行紧张的货币政策。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
2010年1月12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调整)。此举明显出乎大多数人士的预料。继上周央行提高3月期央行票据收益率之后,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举动,是否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即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为紧缩的货币政策?
我认为,尽管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比我们的预期有所提前,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转向。
从直接动机上来看,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对1月份前半段银行信贷飙升的回应。根据相关数据,仅在2010年1月第一个星期,中国商业银行就新增人民币信贷6000亿元,如果这个趋势简单持续下去,那么一月份的人民币信贷规模就会超过2万亿,这将是一个天量水平。这一趋势维持下去,2010年人民币信贷水平将特定超过7-8万亿的目标。因此,通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是在向商业银行释放信号,敦促它们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即2010年全年要保持月度间比较均衡的信贷投放,这有利于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增长,并防止通胀预期的进一步提高。
去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央行上周召开的2010年工作会议强调,今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度之间异常波动。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央行表示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主要是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管理,同时,此次上调不涉及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当然,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体现了货币当局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胀压力的应对。上周末公布的中国12月出口数据明显好于预期,出口形势转好将使产出缺口迅速收窄,有可能推升物价上涨,这也促使央行早于市场预期动用准备金率这一较为严厉的货币政策工具,未雨绸缪。
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有可能是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但说货币政策转向还为时过早。货币政策是否转向,主要还是看通胀的情况,而前通胀信号并不明显,去年11月份我国CPI才刚刚转正。今年上半年物价可能是缓慢上涨的趋势。直接加息将是货币政策转向的重要标志。从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还要继续恢复和发展,通货膨胀仍在“预期”范围,近期直接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力度介于公开市场操作和直接加息之间,仍停留在银行层面,尚不像利率调整那样,影响达致民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