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帮信罪开庭意味着什么
帮信罪开庭就是开庭审判,审判完之后,就要出判决。开庭审判,意味着要被判刑。但是对刑事案件犯罪人判刑,都要开庭公开审理。审理后决定如何判刑。
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安排。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二、客观提供了帮助行为就会构成帮信罪吗?
1、客观提供了帮助行为不一定就会构成帮信罪
构成帮信罪必须同时满足:
(1)主观上明知被帮助对象存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活动;
(2)客观提供了帮助行为
(3)情节严重。
2、对主观明知的理解
(1)由于“明知”属于行为人主观意志,而实践中对于行为人主观是否存在“明知”的证明比较困难。行为人在出售银行卡之初是否具有主观上“明知”故意,估计只有行为人心里最清楚。而人都具有避重就轻的心理趋势,在被抓时,所作口供基本上都表示自己主观上不“明知”,侦查机关所收集的客观证据往往也很难证明行为人主观存在“明知”,所以导致侦查机关一般只能靠“反复”给行为人做口供,最后片面的倚重行为人的口供来证明认定主观“明知”。
(2)行为人对被帮助对象是否实施具体犯罪活动并不是明确知道的,而是凭感觉推测、认为被帮助的对象好像、可能会实施犯罪活动。而司法机关则根据行为人口供,就将行为人的这种可能性的认知与帮信罪中的“明知”划上等号,进而认定行为人构成帮信罪。
三、涉嫌犯帮信罪找律师有用吗?
1、涉嫌犯帮信罪找律师有用。
罪名变更是正常情况,因为很多时候,公安在刚抓获嫌疑人的,因为没有侦查,只是根据初始的了解去简单定的罪,在后面侦查清楚后,会根据他具体参与情节自以及主客观方面去综合定罪,但无论如何,能够变更罪名是好事。
毕竟帮信罪是个轻罪,后期如果积极配合,有专业人员帮助,争取概率会很高。
2、请律师的作用具体如下:
(1)在公安的侦查阶段,积极去跟承办案件的警官沟通,向其提交申请书。
(2)在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首先去阅卷,了解公安所搜集的所有证据材料,接着去跟承办案件的检察官积极沟通,跟检察官论述对于案件的观点和看法、卷宗的材料提供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当事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
若当事人被羁押,需要提交羁押必要性审查意见书,争取让当事人可以出来、不至于一直被羁押。
(3)在法院审判阶段,律师要发问、质证、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九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n当事人认为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适用简易程序的其他规定审理或者裁定转为普通程序;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