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一:要核实专利转让、专利评奖等机构的身份
利用专利评奖等方式进行专利欺诈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一些诈骗分子打着国内某些著名报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旗号,甚至冒充国务院的名义进行欺诈活动。
因此,对于这类评奖委员会、评奖机构的真伪,专利权人一定要到政府相关机构进行核实。
预防措施二:谨慎应对花言巧语,切忌盲目交费
针对于这种收费的要求,请专利权人在收到专利转让、专利评奖之类的信件后,先要了解收费情况。通常来讲,国家性的、正规的奖项都不会收费。专利权人转化专利时,可以到各地知识产权局了解情况,备案。例如,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就为专利权人提供标准的专利转让许可实施合同,还为专利权人提供相关指导,这样即使出现纠纷,也有合同为依据。如果对方要求交评估费,可以和对方理论,先要求对方垫付,等转让成功,再付费也不迟。
预防措施三:专利权人要对自己的专利有客观清醒的认识
专利权人对自己的专利应该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虽然发明专利很不容易,但对自己专利的商业和经济用途应该有一个客观的估量。
专利权人特别是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在寻求转化之前,应该进行专利检索,看看自己专利的技术含量究竟有多大,这样就不会轻易被对方提出的优惠条件所迷惑。
预防措施四:寻找正规的专利转化机构
专利权人在考虑专利转化时,可以尽可能地与这些正规机构联系,应该寻求正规的转化渠道。
七种专利诈骗手段
1、打着国家级单位的名头,邀请专利权人参加专利对接会。打着国家级评奖的旗号,以骗取评审费、工本费。
2、假冒国际组织,举办博览会。
3、参加各类评奖活动,并授予高等级奖项。
4、出版书籍,包括各类名人录,如“世界名人录”、“中华名人大典”等等,当然是自费;
5、参加活动的邀请函,如通知“日内瓦国际会议”等;
6、加入发明人联谊会,让专利权人寄出数封信件,寄出的信件越多,得到的奖金就越多;
7、利用专利权人迫切希望专利技术转化的心理,“帮助联系厂商、转化专利”,或以天价收购专利技术等。
全文81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