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向外资保险开放的城市逐渐增多,但上海的独特魅力仍然吸引着外资保险公司。据悉,去年底获准筹建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的纽约人寿和荷兰AGEON已基本决定将合资公司的大本营安在上海。此外,还有一家外资非寿险公司和一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的分公司打算选址上海。外资公司这些动作,意味着停顿了一年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落户上海的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上海的外资保险公司将迎来新一轮扩容。
对于外资选择上海,一个最好的理由是上海有特殊的金融地位,而成熟的上海保险市场,更令外资保险公司心动。据中国保监会上海保监办的统计,截至1月底,上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23.07亿元,同比增加8.65亿元,增幅59.95%。其中: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03亿元,同比增加8.27亿元,增幅64.79%;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4亿元,同比增加0.38亿元,增幅22.80%。
虽然在中外资保险公司云集的上海市场上,激烈的竞争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但正如一位外资保险公司亚太区总裁所言,到中国市场来的外资保险都做好了参与激烈竞争的充分准备。
对市场的争夺,除上海之外,广州已是目前外资保险又一集中屯兵之地。最新加入的将有英国商联保险与中方伙伴组建的合资公司。此前,继友邦保险之后,由英国保诚集团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合资组建的信诚保险以及意大利忠利保险与中国石油合资的中意保险也已先后在广州落了户。而首家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中宏保险和金盛人寿的首家分公司目标城市也圈定了广州。
广州之所以成为外资保险公司眼下一个最佳的选择,同样在于其市场相对成熟,而竞争对手尚未完全占据市场更让不少外资保险青睐。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广州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茅,人均收入同样位于全国大城市前列。而广州保险业的竞争主体远没有上海多,广州又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可以说,广州的保险市场潜力很大,而市场还远未饱和。
新兴据点:抢占市场先机同属首批开放城市的上海和广州已经兴起了中外资保险同台较量的热潮,而随着光大永明的正式开业和友邦北京分公司及荷兰保险与首创集团合资的寿险公司定址大连,中外资保险的对决开始北上。在外资同行尚未进入之前,抢占市场先机,是不少公司的共同考虑。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天津已正式获准运营,这是中国北方第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光大永明人寿由具有130年历史的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与实力雄厚的中国光大集团携手组建。资料显示,1999年4月,中国保监会批准加拿大永明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资寿险公司。2000年11月,永明与中国光大集团正式签订《合资经营合同》。2001年2月,光大永明人寿在天津开始筹建,历经13个月的紧张筹备,终于取得中国保监会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目前,光大永明人寿的经营地域主要是天津地区,为个人提供寿险产品与服务。
另外,北京首创集团与荷兰保险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双方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立和经营合资人寿保险公司。据介绍,在合资公司中,首创集团与荷兰保险各持50%的股份。合资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以及荷兰保险先进的寿险经营经验,争取在竞争日渐激烈,但又潜力巨大的保险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合资公司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
据悉,由于要到入世2年后,外资寿险公司、非寿险公司才被允许在北京等地提供服务,因此合资公司的地点选在大连。由此看来,很显然北京是外资保险在中国内地北方市场的一个要塞。相比较而言,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实在幸运得多。在去年12月份取得内地独资寿险牌照后,预期友邦保险今年六月将在北京正式开始寿险业务。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北京、重庆等10座城市将陆续对外资开放,而北京由于人均收入较高,其保险市场一直被国外保险公司视为上海之外最理想的开业地点。虽然潜力巨大,但寿险客户资源毕竟有限,谁先进入市场就会占得更大的份额。这里,友邦是个很好的例子。作为最早进入上海的外资保险公司,友邦虽然只能做个人业务,但目前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0%左右,稳稳进入上海寿险市场第二集团,而后来进入的几家合资公司,尽管业务量也在稳步增长,但规模却与友邦仍有一段距离。
外资保险公司南下北上为哪般
业内人士指出,外资保险近来大举实施南下北上的攻城略地战略,一方面是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有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公司这么做是避开竞争浪尖的一个策略。虽然谁也不否认上海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市场竞争的激烈也迫使外资公司寻找新的地盘。在上海,除了已有10年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美亚保险上海分公司等第一批外资保险军团外,以中宏保险、太平洋安泰为代表的中生代也业已形成,加之在上海目前已具有国内外资、合资保险公司最集
中的特点,中外资保险同城碰撞也最先在申城响起。而在广州,信诚的出现,虽然对市场格局尚未构成较大的冲击,但这家公司一年多来的运作已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而中意的加盟则使同属首批开放城市的羊城一时间也弥漫着竞争的硝烟。
一位外资保险公司的首席代表向记者表示,培育市场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可开展营业性业务的地域放宽是大势所趋。然而,到底是重新培育一个全新的市场,还是加入到已经成熟、但竞争激烈的市场,实在是一个关系到公司战略决策的问题。现在看来,在这两条道上都有各自的热衷者,而这种格局肯定还将继续下去。
全文2.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