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业主之所以买到烂尾楼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过分轻率,名气、奖项遮住了双眼。
在看房子的时候,大部分购房人一开始都是冲着名声、奖项、表面的光鲜。在当时市场情势下,很多人认为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给你考虑过多的细节。对于开发商的背景实力资质历史,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也基本没有任何想调查上述情况的概念和想法,就很草率地买下了房子。
二是过分轻信,维权不够坚决。
对于一开始开发商的说辞、销售人员的推销手段,大部分购房者没有仔细推敲和确认。在签约时,一旦出现条款纠纷,往往会在花言巧语面前做简单的坚持之后,即告城楼失守,作出妥协。在关键的违约金等条款上听信开发商拍着胸脯的承诺而未加修改,直接使自己在违约后得到的赔偿低到极限。
三是过分轻视,一盘散沙,更为弱势。
一部分当地动迁的业主比较保守,既不参与维权集会,也不通过法律途径;只是一味等待别的业主维权成功后惠及大众。这样的思想一度蔓延甚广,也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了维权过程。一直到每月支付的动迁安置费用数月断档。
如何识破烂尾楼的烂尾相
其一,开发商
私人或集资成立,资质等级、注册资金均最低,常伴有以楼盘名字命名的注册名,如“花花世界花园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按照规定,开发资质是要年检的,把握不定的话,最好到房地局等相关部门查询。
其二,办公室人员
无所事事,专业知识缺乏,不敢直视业主眼光;或者索性常年办公室挂上请勿打扰的吊牌,藏身其中打网络游戏。
其三,临时员工
每次到售楼处均发现安保、清洁逐渐减少,开始由售楼员负责卫生工作。
其四,售楼处
投入使用时日不长,就出现渗水漏水,墙面开裂,吊灯脱落,空调停转。偶尔还有断水断电现象发生。
其五,销售人员
签完合同后销售员即告辞职,或者熟悉的销售团队突然撤出,改头换面,物是人非的速度比写这四个字更快。
其六,工地现场
主体进度缓慢,工人若隐若现,工地泥泞不堪,管理松散,常有排泄物出现在走道和房间内。(也可通过询问工人工资发放是否及时来刺探资金情况。)
以上三项或三项以上同时出现,提请消费者切记提高警惕。
避免烂尾楼的最直接方法:买现房
自有期房以来,关于预售形式的争论就没有息止过。
从沿海一带手拿蓝图,指着一片山头就开始预售的无序,到规定正负00线的最基本预售标准,到现行的完成工程主体结构70%以上方可申领预售许可证。预售制度的完善是随着一个个短命、缩水、劣质的案例,以及数以千计的诉讼,不计其数的人间蒸发的购房款,在血和泪实践中一步步走来的。
预售标准的一再提高,其实已经在排除风险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开发商的要求也是一再提升。应该说目前的市场是有预售制度以来,相关风险最小的时期。
然而,排除前期制约因素,在今时今日的市场,不受政策和调控控制的因素正越来越多,买看得到摸得着的现房才是购房者不买到烂尾楼的最直接方法。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