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定盗窃武装部队证件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盗窃武装部队证件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伪造、盗窃、买卖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区分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与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是什么
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两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相同或者近似,其主要区别在于:
一是犯罪客体不同,前者的侵犯的直接客体是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后者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
二是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部队的公文、证件、印章。后者的犯罪对象,则是国家机关(军事机关除外)的公文、证件、印章。
三、盗窃武装部队证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既可以是军人,又可以是非军人。单位不能构成本罪。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及印章而仍决意盗窃或抢夺。过失不能构成本罪。如果不知是公文、证件、印章而盗窃或抢夺的,不能构成本罪。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成立。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文、证件、印章,且仅限于武装部队的公文、证件和印章。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或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或印章的行为。
四、盗窃武装部队证件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符合以下条件的,便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4)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5)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7)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百七十五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n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n伪造、盗窃、买卖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n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