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责任和侵权责任可以同时提出。侵权与不当得利二者的区别是过错产生的原因不同、侵犯当事人的利益范围不同以及对侵犯后的救济措施不同。发生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竞合时,当事人可以择一对其更为有利的方式行使权利。
一、侵权与不当得利可以同时提出吗
不当得利责任和侵权责任可以同时提出。当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使他人受损害时,构成侵权行为,而当侵权行为人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又受利益的,则构成不当得利。在这种情况下,对受害人而言,就发生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竞合。
二、侵权与不当得利如何区分
侵权与不当得利二者的区别是:
1.过错产生的原因不同:不当得利事实的出现往往是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侵权行为法律事实的出现则是侵权人的过错造成的。
2.侵犯当事人的利益范围不同:不当得利只针对财产性利益;侵权行为则包括侵犯财产权和人身权,侵权之债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3.对侵犯后的救济措施不同:对不当得利之债的处理是返还不当得利,返还不当得利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因为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保有无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对侵权的处理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目的是补偿受害人因被侵权所遭受的损失,使权利回复到未受侵害的圆满状态。
三、不当得利与侵权纠纷产生竞合该如何处理
在司法实践中,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发生竞合时的处理,当事人可以选择对其更为有利的方式行使权利,弥补损失。当事人行使其中一项请求权足以弥补损失时,其他请求权就归于消灭,如果不足以弥补,权利人仍然可以行使其他请求权。法律上赋予当事人两种请求权的选择权具有重要意义。以侵权为基础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其目的在于填补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受的损失,而以不当得利为基础主张返还财产请求权,其目的在于返还行为人所受的利益,在效果上也能起到填补损失的目的。
当事人在行使选择权时,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受害人的所受损失的大小及行使请求权的目的,正确地进行选择。如当两种请求权发生竞合,而行为人所受利益多于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或受害人对损失无法确定而行为人受益又十分明显时,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财产请求权对受害人来说更为有利。
全文94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