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是建给低收入者居住的,这个廉字,不仅要体现在租金的低廉上,还要体现在居住成本的低廉上。不但体现在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上,也反映在交通出行成本的低廉上。
保障性住房到底该建在哪里,成了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之一。省人大代表祁海建议,廉租房和经济租赁房组成的租赁型保障房不一定要在市中心,但要尽可能建在配套方便、生活成本低的地段。陈桂贞代表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
廉租房廉租不廉住,最终导致住户弃租,类似新闻似乎并不少见。譬如说广州金沙洲保障性住房新社区刚建成后,虽然新建的廉租房窗明几净,户型合理,但一些特困户还是放弃租住,原因是廉租房离市区较远,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不全,贫困租户除了交纳不低的租金和物业管理费外,还要支出数额不小的交通费用。
其实,此现象不独广州有之,全国范围也普遍存在。廉租房如是,经适房也有类似现象。像山东济南首批经适房销售就出现了204套房仅91套被选走,113户弃购的现象。原因也是因为经适房选址偏远,公用设施配套不完善。
金沙洲的配套生活设施随着社区的建设将不断完善。在房价高涨的时下,其作为保障性住房小区,对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还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代表委员的建议却很值得关注:由于廉租房大多地处偏远地方,选择租住廉租房,交通出行成本就相应增加;但如果租住市中心的住房,管理费和生活费就相对偏高。这实际上使得低收入群体在租住廉租房时,不得不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那么有没有一个解决途径,让他们由两难选择变为两全其美呢?
毋庸置疑,相比购买普通商品房的家庭,住廉租房的低收入家庭对城市公交、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更为依赖,能承担的交通等成本也更低。这就对集中建设的廉租房社区提出了一个要求,廉租房是建给低收入者居住的,这个廉字,不仅要体现在租金的低廉上,还要体现在居住成本的低廉上。
居住成本的低廉不但体现在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上,也反映在交通出行成本的低廉上。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可以通过后期的建设弥补,但要降低廉租户的交通成本,除了如代表建议所言——政府可以考虑提供适当的出行补贴之外,就要求廉租房的选址应尽量靠近生活便捷的城市中心区域,或者靠近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设施。
也正是基于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经有过明确表示,廉租房项目应采取配套建设与集中建设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选址尽可能安排在近期重点发展区域、产业集中区域和公共交通便利的区域。换句话说,廉租房不一定非要在市中心,但要尽量选在公交车线路比较多、周边物价比较低的地段。在这方面,有些地方已经作出了尝试。像北京就提出,今后新建廉租房项目和经济适用房项目将优先安排在轨道交通沿线和站点周边500米至1000米范围,以方便低收入家庭出行。
可喜的是,针对目前保障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广州市住房保障办有关人士已经作出表示,今后广州保障性住房将多选在地铁沿线,目前在建项目已有多个建设在地铁沿线,如芳村花园二期项目、南洲路项目均在地铁出口上盖。曾经地铁上盖被房地产开发商拿来作为提高房价的卖点之一,倘若今后的廉租房、经租房也大多选在地铁上盖,那么廉租、廉住也就可以两全其美了。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