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同车人顶罪是包庇。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
一、同案犯可以顶罪吗?
同案犯不可以顶罪,顶罪的行为涉嫌包庇罪。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多长时间算逃逸
肇事逃逸的认定不以时间为标准。符合下列三点即认定构成肇事逃逸: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三、被摩托车撞后肇事逃逸怎么办
被摩托车撞了肇事逃逸了应保护好现场及时报警,提供证据给警方,便于尽快破案。
摩托车属于机动车,机动车碰撞行人责任的划分,需要看事故现场情况确定。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全文79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