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的犯罪嫌疑人是什么意思
所谓犯罪嫌疑人,又可以称之为嫌疑犯、嫌犯、或疑犯,是对于那些因涉嫌犯罪行为而遭受刑事追究的个体,在检察院将其正式向法院提起公诉之前的一种称呼。
值得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根据无罪推定的原则,在未经审判确认有罪之前,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应被视作无辜。
在刑事案件的调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是指犯罪侦查机关所关注的调查对象,或是被初步认定为可疑对象的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必须是特定的个人,对于那些尚未找到以及身份尚未明确的犯罪行为实施者,我们无法将其称之为犯罪嫌疑人。
在刑事侦查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因为不在场证据以及其他科学证据的出现而被排除嫌疑。
当刑事侦查工作结束之后,那些最终被刑事指控的犯罪嫌疑人则被称为刑事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二、交通肇事过失杀人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一般是指机动车驾车人员在行驶旅途中,诱发出了例如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落、爆炸以及失火等导致人身伤亡和财物损失等严重的交通事故,并且必须由这些驾车人员承担起相应的事故责任。
当以交通肇事形式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符合我国现行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所规定的定罪条件时,就需要依照法律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法律责任。
对于因交通肇事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通常会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这种情况下,量刑的标准往往是基于肇事者在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参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四十七条 委托诉讼代理人,参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全文98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