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房主卖房,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过程中,骗取他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应予刑罚处罚。
一、怎么去界定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
我国民法所界定的合同欺诈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行为。
而刑法对于合同诈骗罪的描述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
因此,在司法认定上,要界定合同诈骗行为的罪与非罪,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是关键。
总而言之,合同欺诈的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已经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二、假房产证借款会怎么处罚
用假房产证借款可能触犯诈骗罪中的合同诈骗罪或者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行为人用假房产证向他人借款实质上是采用了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与对方订立借款合同的行为,并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合同诈骗立案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合同诈骗立案认定条件如下: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为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个人或单位;
4、主观方面为故意。
全文71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