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起诉法院的程序是怎样的流程
时间:2023-09-18 01:21:27 357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一、环保局起诉法院的程序是怎样的流程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交费后予以立案;

3.起诉受理后,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

4.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然后排期开庭;

5.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6.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

7.合议庭宣判;

8.自觉履行判决(不服判决结果的可提出上诉)。

二、环境诉讼有效期是多久?

环境诉讼有效期是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环境污染损害有间接性、长期性、遗传性等的特点,直接的和必然的因果关系链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是无法找到的,受害人往往“难以知道”或根本就“不知道”受到的是什么损害,应当也是可以适用于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的。

三、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包括:

1.检察院,以保护公益和维护法律为依据,有权对民事和行政争议进行干预;

2.环境行政机关,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为保证其严格实施环境法,环境行政机关被授权拥有强大的环境行政执法手段;

3.环境组织,是作为一种最主要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

基于权力寻租、机构俘获导致政府失灵,再加上市场失灵,环境治理要求一种中立的第三方力量,以公益性、非营利性、服务社会利益为宗旨的环境团体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四十二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n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n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n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全文90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知识
针对环保局起诉法院的程序是怎样的流程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环保局起诉法院的程序是怎样的流程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