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瞒犯罪所得判几年有期徒刑
1、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最新量刑标准为: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洗钱罪与掩饰隐瞒所得收益罪的界限是什么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与本条规定的洗钱罪,两者都属于连累犯的范畴,即行为人明知是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仍事后给予了犯罪分子某种帮助,因此,两者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但是,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而言,两者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双重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从而该罪被归类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后者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社会管理秩序。
(2)行为的对象不同,前者特指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后者泛指一切犯罪的所得赃物。
(3)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是指通过某类中介机构来隐瞒和掩饰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后者则包括窝藏、转移、收购或代为销售赃物四种行为。
2、犯罪目的是本罪的主观方面构成要件之一,即具有“掩饰、隐瞒其性质和来源”的目的,按照目前刑法理论界的通说,犯罪目的仅存在于直接故意中,从而法律规范本身就排除了本罪由间接故意构成的可能,而只能由直接愿意构成。
3、综上所述自然人犯洗钱罪的,没收实施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上以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三、掩饰隐瞒犯罪的“严重情节”的规定是什么?
掩饰隐瞒犯罪的“严重情节”做了明确的规定,具体如下:
首先是一般情况,所得及衍生出来的收益,实际价值金额达到100000元以上的,这里是一次性的金额;
其他有次数的规定的,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50000元以上的;涉及公共利益、公共物资的情况,例如: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又或者是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等物资的,只要价值金额超过了50000元的,那么就属于这里的情节严重;再者,该罪导致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都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
首先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概念,第一个重点是“明知”,明知是犯罪所得或者是犯罪所得产生的收益,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掩饰、隐瞒,如通过转移、代购、销售等方式将不法收益进行掩饰、隐瞒,即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情节严重的情形。首先是要构成如果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达到一定金额便构成情节严重的情形,刑法有具体的分类规定,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处在3-7年有期徒刑之间判刑处罚,同时还要对罪犯并处罚金。
隐瞒犯罪所得罪一般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我们在遇见隐瞒犯罪所得判几年有期徒刑的问题时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n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