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发行方式有:
1、包销发行:代理股票发行的证券公司一次性购买上市公司新发行的全部或部分股票,并支付相当于股票发行价格的全部资本;
2、代销发行:由上市公司自行发行,中间只委托证券公司销售,证券公司只向上市公司收取一定的代理费。
上市公司破产的,应当先进行破产清算。清算资产一般要先支付清算费、国税、员工工资等,再考虑股东的利益。一般破产公司资不抵债,股东资产很少。
股票发行方式的变化
摘自《证券发行与承销》中国证券业协会编著
我国在股票发行方式方面的变动是非常多的,大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84年股份制试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个阶段股票发行的特点是:第一,面值不统一,有l00元的,有200元的,一般按照面值发行;第二,发行对象多为内部职工和地方性的公众;第三,发行方式多为自办发行,没有承销商,很少有中介机构参加。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这个阶段发行方式改革基本上充分利用了交易所的电子交易系统,也有在交易所外的发行方式。
1991~1992年,股票发行采取有限量发售认购证方式。该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极易发生抢购风潮,造成社会动荡,出现私自截留申请表等徇私舞弊现象。因深圳“810事件”,这种方式不再采用。
1992年,上海率先采用无限量发售认购证摇号中签方式。1992年l2月1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对此予以了确认。这种方式基本避免了有限量发行方式的主要弊端,体现了“三公”原则。但是,认购量的不确定性会造成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认购成本过高。l993年8月18日,国务院证券委颁布的《l993年股票发售与认购办法》规定,发行方式可以采用无限量发售申请表和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方式。此方式与“无限量发行认购证”相比,不仅大大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一级市场成本,而且可以吸收社会闲资,吸引新股民人市,但由此出现高价转售中签表现象。
1994年采用的发行方式有:全额预缴款、比例配售、上网竞价、上网定价。上网竞价只在1994年哈*宝等几只股票进行试点,之后没有被采用。
1995年10月20日,中国证监会规定可以继续采用与储蓄存款挂钩方式,推荐上网定价方式,经批准可以进行上网竞价试点。全额预缴款、比例配售是储蓄存款挂钩方式的延伸,但它更方便,节省时间。它又包括两种方式:“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即退”和“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转存”。前者比后者占用资金时间大为缩短,资金效率提高,并且能培育发行地的原始投资者,吸引大量资金进入二级市场。
1996年12月26日,中国证监会规定发行方式可用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与储蓄存款挂钩方式。上网定价发行类似于网下的“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即退”发行方式,只是一切工作均利用交易所网络自动进行,与其他曾使用过的发行方式比较,是最为完善的一种。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快捷等优点,避免了资金体外流动,完全消除了一级半市场,1996年以来被普遍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条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