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法院的调停可以在答辩期满后审判出台前进行调停。经双方同意,法院可在答辩期满前调解。你们双方可以自己提出调停方案,法院也可以提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时,要求双方意见是否愿意调停。如果双方都愿意,法院将主持调解。另一方面,如果不想调停或者不能调停的话,会选择日期作出判决。
立案前调解和立案后调解有什么区别
立案前调解和立案后调解区别有:1、调解纠纷的性质不同。立案调解是诉讼调解,诉前调解是人民调解。2、调解对象不同。立案调解的对象是已经立案受理的民事案件,诉前调解的对象是当事人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主持调解的人员不同。立案调解是由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组织进行的,诉前调解则是由“人民调解工作室”安排人民调解员主持的。4、调解协议的效力不同。立案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捺手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诉前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性质,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内容的,对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全文47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