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具体如下:
1、民事责任风险,因法定代表人故意或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法定代表人可能需要赔偿损失,法定代表人可以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承担责任;
2、行政责任风险,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对法定代表人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刑事责任风险,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还可以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新公司法法定代表人的权利与风险
1、法定代表人掌握代表企业签定合同的最终决定权
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法定代表人签字常常是合同的生效条件。如果未经法定代表人同意或者授权,其他任何人以公司的名义签定合同都被认为是一种越权行为。
2、法定代表人是公司财务的最终控制者
人民银行对企业贷款实行贷款证管理,只有获得“贷款证”的企业才有资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而企业申请贷款证必须提交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是“贷款证”必须记载的内容。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非经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签署不发生效力。
人民银行对企业存款实行预留印鉴的管理方式:印鉴包括企业财务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和财会人员章,因此,如果没有法定代表人同意,企业无法到银行支取存款。非经法定代表人签名,法人机构签发的票据不生效力。如果商业汇票和支票的出票人为“单位”,一张有效票据必须有该“单位”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签名。
3、法定代表人的权限渗透到企业的全部活动
从典当公司资产、委托拍卖公司财产到转让一辆公司的旧汽车都必须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证明文件或者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还是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负责人和企业雇员计划生育工作的负责人。
4、法定代表人与公司诉权
在法人参加的民事诉讼中,法定代表人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法定代表人姓名为起诉状和上诉状的必备内容。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法人“正职负责人”为法定代表人;设有董事会的法人,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法人起诉,需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在诉讼中更换法定代表人,需提交新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人向法院提交未经法定代表人签署的诉状,受诉法院应令其补正。立案时限,从补正后交法院的次日起计算。如果法定代表人消极抵制,法人无从启动或者参加诉讼;如果法定代表人主动参与,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止他代表公司行使诉权。
5、法定代表人的风险
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来说,法律赋予其的权力真可谓不小。所以,企业法定代表人行使权力的同时承担着较大的风险,这些风险也就是企业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担的各项责任,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首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就是指公司的董事长。所以在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时候,最起码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而且与此同时,我国公司法当中还规定,如果说在过去存在着一定的违法行为,或者说是担任过倒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未超过三年的话,都不能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