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行为的客体是否违法。
法律行为的客体是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如客体本身具有违法性和反社会性,则法律行为为违法行为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2、法律行为的内容是否违法。
法律行为的内容为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如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具有违法性或反社会性,法律行为即为违法行为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3、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是否违法。
法律行为本身并不违反法律、公序良俗,但条件的违法性或反社会性,可能影响到法律行为的效力。
4、动机或目的是否违法。
动机或目的具有违法性或反社会性,致使法律行为无效。当事人的非法目的和动机就会导致法律行为的无效。
律师补充:
公序良俗的分类
1、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公理秩序;
2、传统的善良风俗与生活习惯;
3、人人之间的人格尊严;
4、家族血亲纽带和小家庭成员关系之间维护的人文伦理准则;
5、受时代优秀情操影响,带动社会变革的良好气氛安排。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全文42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