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强制执行好几年才能解决
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并不需要几年的时间,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有本院院长批准。法院会采取多种方法执行被申请人的财产,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1.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
2.对于材料准备齐全,符合强制执行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4.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冻结、扣押等措施。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进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三、强制执行申请是否免费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要收费,申请执行无需预先缴纳申请执行费,但人民法院在执行到位的首批执行款扣除人民法院依法应收取的执行费。
法院强制执行费用的计算方法是:
1.没有执行数目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3.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标准的部分,按照0.1%交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利害关系人应当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n人民法院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后,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请人和支付人。\n申请人或者申报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全文98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