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有用。
有用,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逮捕后公安机关机关是否有重新提审,了解案件的最新进展。逮捕后1个月内,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如果立案通过,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前释放。随时查询案件是否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到检察院后,可以阅卷,可以同检察官沟通量刑,如果有问题的案件可以提交不起诉的法律意见,也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如果检察院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犯罪嫌疑人也可以提前释放,同时不留案底。案件移送法院审判的时候,可以再次阅卷,出庭为被告人辩护,给被告人争取缓刑、轻判等。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它不仅剥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逮捕后除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和符合变更强制措施条件的以外,对被逮捕人的羁押期间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为止。正确、及时地使用逮捕措施,可以发挥其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串供、毁灭或者伪造证据、自杀、逃跑或继续犯罪,有助于全面收集证据、查明案情、证实犯罪,保证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全文76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