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未遂什么时候可以取保候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明确规定,在下列情形出现之际,可依法考虑实施取保候审措施:首先是当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是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时候;其次是当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且通过实施取保候审并不会导致社会产生任何危险性之时;再次是当行为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者正处于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妇女,同样实施取保候审并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之时;最后是当案件的羁押期限已经届满,但是案件仍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此时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针对诈骗未遂的案件,倘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同时实施取保候审又不会对社会构成威胁的话,便可以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然而,最终能否获得批准,还需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司法机关的综合判断来决定。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有充分证据证明实施取保候审并不会对社会构成威胁,那么他们仍有可能获得取保候审的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诈骗未遂会判刑吗
在我国刑法中,诈骗作为一种犯罪行为,如果其尚未完全实施完毕即为未遂状态,那么犯罪嫌疑人将会面临较轻或者相应程度的减轻刑事责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免于受到法律制裁,反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他们仍然需要面对实际的司法审判和惩治。具体而言,关于诈骗罪的刑事判决主要取决于所涉及的财物价值以及犯罪手段等因素。通常情况下,如果诈骗行为造成了较大规模的公众财产损失,且犯罪分子的行为具有严重性质,那么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将会有罚金的处罚;而若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巨大规模,甚至还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犯罪嫌疑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并且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还需接受罚金的惩罚。此外,法律上还规定了许多其他形式认定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指控犯罪的嫌疑人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考虑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这些情形包括可能被判处较轻刑罚、虽然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没有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身体健康状况特殊或者已经完成了羁押期限,但是案件尚未审理完毕等。对于涉嫌诈骗罪的未遂嫌疑人来说,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并且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威胁,那么他们就可以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然而,最终是否能够获得批准,还需要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以及司法机关的评估结果来决定。即便嫌疑人可能会面临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只要能够证明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仍然存在着取保候审的可能性。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