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些罪犯使用互联网电话和短信进行欺诈。在网络电话中,电信网关类似于传统的呼叫交换系统。网关对接收到的包含主叫方号码信息的IP数据包进行代码转换,然后将传入的呼叫信息发送给接收方。还有,一些欺诈者使用虚假基站批量发送欺诈消息,这些消息通常包含病毒或特洛伊木马链接,以获取受害者的基本信息。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发生了许多案例,其中使用来伪造95588、95533、95555和其他银行客户服务客户发送欺诈性短信,受害人放松了警惕,不熟悉银行业务以欺骗受害者各种身份信息并从银行卡中提取存款。
一、网上诈骗的类型
1、买物品诈骗:骗子先在网上开设一个购物网站,通常物品的价格较低,谎称是免税物品、抵押物品或有低价进货渠道,聪明些的骗子把物品价格定的比市场价格低20%-30%,更能误导购买者;网站上的联系信息只有电话和公司地址(地址100%都是假的),有的直接留有汇款银行账号,有的是电话联系后才告诉你;这类网站根本不用维护,挂在网上就可以了,来一个骗一个。
2、中将诈骗类:受害者上网时,会在打开一些网站的同时,会看到一些自动弹出窗口。谎称**公司搞活动,你被随机选中,奖品为***,反正价值不菲。同时留有联系方式,电话或链接诈骗网站;有的受害者是在一些正规的大网站上收到的这类消息。一旦你进入诈骗网站领奖,骗子就一步一步指导你汇钱。有的还会套取你的网银账号、密码,盗取你的钱。
3、加会员方式诈骗:有的是加彩票预测服务的会员,有的是加入提供股票操作服务的会员等。
4、物品交易类诈骗:交易虚拟游戏账号、装备。你把钱汇过去之后,对方不给你东西,你只有干瞪眼。交易其他物品,或者交易后对方利用交易规则漏洞,可以收回这些物品。例如报称账号、装备被盗,利用密宝功能找回。
二、如何防范个人信息被泄露?
1、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登录的网站域名是否正确,谨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谨慎对待手机上收到的中奖、积分兑换等信息,切勿轻易点击短信中附带的不明网址,否则极易误入钓鱼网站,更不要在陌生网站随意填写个人资料,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2、不在社交平台中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在社交平台中,很多人都喜欢晒自己的生活日常。例如,有的家长喜欢在朋友圈晒孩子的照片,甚至会不小心泄露了孩子的姓名、学校等,有的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等进行马赛克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
3、慎重参加网络调查、抽奖活动
网络上经常会碰到各种问卷调查、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试用等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会要求网民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大家在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不要贸然填写个人资料从而导致信息泄露。
4、妥善处理快递单、车票等
现在,收发快递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日常,但有不少人收到快递后,就将快递单据随手扔进了垃圾桶。而快递上一般都记录着姓名、住址和联系方式等,随手丢弃后在不经意间就可能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除了快递单外,机票、车票上也印有购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甚至常人容易忽略的购物小票上也包含了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手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对于这些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
5、及时清除旧手机的数据信息
在处置不用的旧手机时,很多用户仅仅只是将手机恢复了出场设置,或者只是采取了简单的删除资料的方式。但这些被删除的信息完全可以通过数据恢复工具还原,使旧手机上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隐患。甚至有不法分子专门从事此行业,将二手手机里的信息恢复出来,然后进行打包出售。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