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斑马线致人死亡能不判实刑吗
在斑马线致人死亡的案件中,是否能避免实刑判决,关键在于事故责任的判定以及肇事者是否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
1.如果肇事者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导致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
2.如果肇事者没有违反相关法规,或者事故责任较小,那么可能可以避免实刑判决。因此,在斑马线致人死亡的情况下,是否能不判实刑,需要根据具体的事故情况和责任判定来确定。
二、发生交通事故赔偿计算
在发生交通事故并导致人员死亡的情况下,赔偿计算涉及多个方面。
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2.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标准计算。再次,被扶养人生活费也需要考虑在内,具体计算方式与死亡赔偿金类似。
3.还包括家属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这些费用原则上不超过三人处理交通事故的合理支出,但具体数额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三、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
1.犯罪主体方面。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其中,交通运输人员包括驾驶人员、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等。
非交通运输人员如非司机违章开车在交通运输中发生重大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2.犯罪客体方面。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犯罪主观方面。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言。
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的,但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4.犯罪客观方面。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全文96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