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徇私枉法罪是不是包含受贿罪
在此,我们不得不指出,虽然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这两种犯罪活动中都可能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然而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两者所涉及的犯罪主体范围并不相同。受贿罪主要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则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司法工作人员。
其次,从犯罪客体来看,受贿罪主要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廉政制度;而徇私枉法罪则直接侵犯了国家的司法制度。
再者,徇私枉法罪的犯罪目的与受贿罪也有所不同。前者通常是为了帮助行贿人获取不当利益;而后者则是出于个人私利或者情感因素,故意歪曲事实真相,做出错误的判决或裁决。
最后,从客观行为表现和量刑依据上来看,这两类犯罪也存在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甚至可能转化为受贿罪的主体。关于徇私枉法罪的处罚问题,我国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对受贿犯的处罚总结如下:
1、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造成影响特别恶劣的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徇私枉法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就徇私枉法罪而言,其在符合相关法定条件之下,是有可能获得取保候审批准的。具体来讲,这种刑事强制措施主要适用于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可能单独适用附加刑等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若是这些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经过评估后认为他们在接受取保候审期间不会对社会产生任何危害,那么同样可以考虑适用取保候审。除此之外,对于那些身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的女性,以及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母亲,只要她们在接受取保候审期间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那么也是可以考虑实施这一措施的。对于那些已经被羁押了一定时间,但案件仍未处理完毕,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审理的案件,同样可以考虑采用取保候审的方式。因此,作为一种刑事犯罪,如果徇私枉法罪符合上述任一条件,例如可能被判处较轻的刑罚或在接受取保候审期间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等,那么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便可提出申请或被决定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取保候审的执行工作将由公安机关负责,以确保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也能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尽管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在犯罪形式上都存在着徇私舞弊的行为,但是二者之间仍然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受贿罪的犯罪主体范围较为广泛,它不仅会损害到社会公共管理秩序,同时也会对国家的廉政建设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徇私枉法罪则主要针对的是司法工作人员,其犯罪行为直接侵害了司法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其次,从犯罪动机来看,受贿罪的实施者往往是出于自身的私欲或者情感因素,而徇私枉法罪的实施者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行贿人的利益需求。最后,在具体的犯罪行为以及量刑标准方面,这两种犯罪也是有所区别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徇私枉法的行为人甚至可能会转变成为受贿罪的罪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刑法对于徇私枉法罪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最高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全文1.7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