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约签订之后若一方出现了违约行为,那么遵守合约者有权根据合约中的相关条款或是法律法规来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其中,若协议双方已事先确定支付违约金的方式,则可以依法要求违约方执行支付违约金;
否则,在未明确规定违约金支付方式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司法途径向违约方索要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损失金额必须与实际违约造成的损害大小相匹配,其中包含了合约顺利履行后可能获取到的收益,但索赔金额仍需控制在违背合约的一方在签约时所能够预见和应当预见过的因其违约而有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范围之内。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全文48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