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责任约定有歧义能否有效
时间:2023-04-18 20:32:43 85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一、违约责任约定有歧义能否有效

违约责任约定有歧义时,如果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哪些条件

1、行为也就是一方当事人必须有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这是构成违约责任的客观条件。

违约行为只能在特定的关系中才能产生。

违约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着合同关系。

如果合同关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无效),则不发生违约行为。

2、过错即违约一方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这也是违约责任的主观要件。

当事人违约可能有各种原因,如不可抗力、对方违约等。

因这些原因引起违约,当事人不能承担违约责任。

只有因违约当事人的原因造成违约责任。

因此,违约当事人要承担违约责任,主观上必须要有过错。

而在双方过错的情况下,过错的大小是其承担违约责任大小的依据。

3、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指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

从权利角度考虑,只要有违约行为,合同债权人的权利就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其损失即已发生。

在违约人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不必考虑对方当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损害及损害的大小;

而在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下,则必须考虑当事人所受到的实际损害。

4、因果关系即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违约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只限于因其违约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对合同对方当事人的其他损失,违约人自然没有赔偿的义务。

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对这两种损害违约人应赔偿。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责任有歧义时,符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全文90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不可抗力 最新知识
针对违约责任约定有歧义能否有效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违约责任约定有歧义能否有效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