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交通事故怎样提起诉讼
1.确定管辖法院;
2.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提交民事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和证据;
4.法院受理起诉并进行审查;
5.符合起诉条件时会立案;
6.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
7.按照开庭通知,参加诉讼。
8.审理后作出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交通事故提起诉讼需要哪些材料
1.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如需委托律师代理,应提供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2.证据材料:包括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用以证明交通费的正式票据;受害人及近亲属的户籍证明,如受害人系农村户口,最好提供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或者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材料。
4.如委托律师代理,需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签署授权委托书。
三、交通事故提起诉讼能主张回避吗
交通事故中的回避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参与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发现负责本案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翻译人员、鉴定人员、书记员存在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的时候,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申请上述六种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诉讼活动。
因此,交通事故诉讼中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回避。如果法院认为有需要回避的情况,会决定是否准许。但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n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全文80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