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车辆逃逸如何判刑
在发生交通肇事且实施故意逃逸行为的场合下,责任人须承受相应的刑事责罚。
我国对于此类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惩戒力度相较于一般的交通肇事行为而言要严格得多。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普通交通事故类罪犯面临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然而涉及交通肇事逃逸的罪犯则将受到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的惩罚。
若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那么罪犯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当交通肇事造成一人以上重伤,且责任人需承担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时,同时具备以下任一情形者,将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1)饮酒后或使用毒品后驾驶机动车;
(2)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
(3)明知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仍进行驾驶;
(4)明知无牌照或已报废的机动车仍进行驾驶;
(5)严重超载驾驶;
(6)为了逃避法律追责而逃离事故现场。
在此种情况下,责任人将按普通交通肇事罪接受处罚,即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74条
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肇事逃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之规定处理,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拘留十五日以下,以及第一百零一条之规定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
二、肇事车辆逃逸如何取证
在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中,相关部门必然会展开深入的调查和举证工作,以确保案件得到妥善且高效地处理。
一旦取证成功,那么在肇事逃逸罪名确立之后,涉事人员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由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明确规定的,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至于具体的处罚措施,则会根据相关的标准来执行。
所谓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规避法律的追责而选择逃离现场的行为。
以下八种情形将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当事人自认为无责而擅自驶离现场;报案后未履行现场等待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
当肇事者因为违章驾驶导致重大交通事故,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者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
如果肇事者在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而驾车逃逸,但并未因此产生严重后果的话,也将面临相应的处罚。
全文98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