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其中减少了入园限制,同时严禁虐待体罚侮辱幼儿。近年来,中国的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那么幼儿的健康与安全应该如何保障?
入园限制少了:仅健康检查
【规定】
幼儿入园前,应当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卫生保健制度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幼儿入园除进行健康检查外,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
【解读】
近年来,诸如“报名人数太多,需要筛查”、“幼儿园需提前了解孩子情况”等,一些幼儿园设置的入园考试理由花样繁多,无形之中增加了适龄孩子进入幼儿园的门槛。
幼儿进入幼儿园本来就不该设置太多的条件,更不应该出现变相的入园考试或测查。今次新规之所以仅设置健康检查,是对入园儿童的整体健康考虑。
幼儿安全有保障:严禁虐待体罚侮辱幼儿
【规定】
幼儿园教职工应当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解读】
近年来,幼儿园老师体罚虐待幼儿的事件时有发生,学前教育中的学生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严禁幼儿园老师虐待体罚侮辱幼儿,这意味着拉起了一条“准绳”,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在内心中拉起这样一条警戒线。“其实对于这类现象,从学校层面来讲,也需要改善幼儿园的基本条件,诸如缩小幼儿园规模,减轻幼儿园教师教学压力。”
幼儿园应进行反家暴教育:发现幼儿遭家暴要及时报案
【规定】
幼儿园应当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反家庭暴力教育,发现幼儿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依法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解读】
“棍棒之下出孝子。”近年来,这样的传统教育理念仍存在于一些家长心中,这也让许多幼儿仍生活在家暴的阴影之下。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介绍,这次更加注重与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衔接。比如根据新颁布的《反家庭暴力法》,此次增加了幼儿园应当进行反家庭暴力教育和发现家暴情况及时报案的规定。
全文77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