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项链、包包等财物被抢夺了,被害人第一时间会选择报警处理。但要是损失金额不大时,有时候警察不会立案调查,致使被害人损失无法追回。那么究竟被抢夺多少钱才会构成犯罪呢?
抢夺罪的立案标准
事实上,抢夺他人财物的,肯定是违法行为,被害人可以立即报警处理的,都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但是,被害人想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被抢夺财物的价值就要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要构成抢夺罪的,其抢夺的公私财物,要达到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抢夺的。
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属于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
因此,犯罪嫌疑人抢夺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一千致三千元以上的,就涉嫌构成抢夺罪。这时,被害人就可以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了。
值得注意的是:
该司法解释同时规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前述标准的百分之五十:
(1)曾因抢劫、抢夺或者聚众哄抢受过刑事处罚的;
(2)一年内曾因抢夺或者哄抢受过行政处罚的;
(3)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4)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抢夺的;
(5)组织、控制未成年人抢夺的;
(6)抢夺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妇、携带婴幼儿的人、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7)在医院抢夺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8)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9)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抢夺的;
(10)导致他人轻伤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存在上述情形的,只要被抢夺财物的价值达到五百元致一千五百元以上,被害人就可以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现实生活中,被抢夺财物后报警的,有时某些警察会找各种借口不立案或敷衍了事。这时要是想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尽可能挽回损失的,就要轻易听信“黑警”、“懒警”的说法,坚持立案,或者找个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咨询后,再作处理。
一、抢夺与抢劫的区别是哪些
抢夺与抢劫的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抢夺罪是不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而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务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
3、犯罪后果要求不同。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
4、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是行为人希望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取得财物,而抢夺罪是以突然取得财物的故意实施的,是希望趁被害人不备而取得财物,而不是希望通过武力威吓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
抢劫罪都有怎么样的立案标准
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并且实施了非法占有或者意图非法占有的行为。
2、行为人对被害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